根据《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团队补充工作实施办法(试行)》(西交校人[2013]58号)、《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工作实施办法》(西交校人[2015]4号)和《bevictor伟德教师岗位公开招聘工作实施细则》文件规定,按照公开招聘相关程序,对应聘者年龄、专业、学位等客观硬性指标进行了初审,确定以下初审通过人员予以匿名公示:
1、X X,女,汉族,出生于1986年7月,北京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硕博连读。预计2016年12月毕业。本科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课题及项目10余项。
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空间数据的SPH三维粒子模型建立方法,并在实例中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等。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1篇(第一或通讯作者7篇),其中EI收录7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
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 篇;A+1篇;A1篇;B+ 篇;B 篇。
2、XXX,男,汉族,出生于1987年12月,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岩土工程博士。本科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硕士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
系统地探讨了水槽坡度、来水流量、坝型、材料和含水量对溃决过程的影响,获得了上述因素与溃决流量、侵蚀率、溃口底部剖面、溃口宽度与深度间的关系。基于水流功理论建立了堰塞坝溃决形成泥石流的临界条件。
发表学术论文8篇(第一或通讯作者4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3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出版专著2部,实用新型专利1项。
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 2 篇;A+ 0 篇;A 1 篇;B+ 0 篇;B 0 篇。
3、X X,女,汉族,出生于1986年9月,为美国戴维斯结构工程博士研究生,预计2016年9月毕业;本科、硕士毕业于湖南大学结构工程专业。
博士期间参与美国国家级/州级科研项目:
2011年-2012年作为研究人员,负责加州交通厅竖向地震作用对桥梁柱子抗剪需求与性能的影响研究,现有成果为期刊文章一篇在审,国际会议一篇。
2012年至今作为项目首席研究员,负责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关于建筑结构鲁棒性与抗连续倒塌,现有成果为期刊文章一篇接收,一篇在审,国际会议两篇。
博士期间参与课题为:
竖向地震作用下的桥梁抗剪能力分析。此课题有期刊论文在审一篇,国际会议论文收录见刊一篇。
4、X X,女,汉族,出生于1988年1月,为澳大利亚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预计2016年7月毕业;本科毕业于澳大利亚土木工程专业。
研究方向:与玻璃幕墙结合的太阳能制冷系统层建筑中的应用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3(第一或通讯作者3),均为会议文章。因为导师将重心放在大论文上,期刊文章于提交论文后已陆续投出2篇。
5、XXX,男,汉族,出生于1983年4月,为同济大学岩土工程博士研究生,预计2016年6月毕业;本科毕业于河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硕士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大学岩土工程专业。
在室内二维理想胶结颗粒微观力学试验的基础上,结合结构性土内部胶结物质的分布形态,推导建立了一个适用于三维离散元模拟的简单三维胶结接触模型。
发表学术论文8篇(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7篇;本人为第一作者1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4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SCI他人引用7次;
上述论文:A++ 1 篇;A+ 2 篇;A 2 篇;B+ 篇;B 篇。
6、XXX,男,汉族,出生于1985年5月,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隧道与地下工程博士研究生,预计2016年9月毕业;本科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岩土工程专业。
结合挤压性岩体的实验力学性质,做了大量的三轴实验。
发表学术论文9篇(第一或通讯作者7篇),其中SCI收录2篇、EI收录4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SCI他人引用12次(国内外同行评价,提供支撑材料).还有2篇文章准备中,计划投稿本领域顶级SCI杂志。
共发表A++ 1 篇;A+ 1 篇;A 1 篇;其中第一作者1篇,导师一作本人二作1篇。
7、XXX,男,汉族,出生于1986年11月,为京都大学博士研究生,预计2017年3月毕业;本科毕业于福州大学道路与桥梁工程,硕士毕业于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
首次通过轨道风洞实验研究二次元结构在阶跃突变横向风作用下的瞬时气动力响应,在实验结果分析中,运用小波分析的方法进行降噪以获得目标响应;
发表学术论文5篇(第一作者2篇),其中SCI收录0篇、EI收录0篇
(备注:1篇第一作者论文发表在日本期刊上,1篇第一作者国际会议论文)。
另外:在审第一作者学术论文1篇(A++)。
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 0 篇;A+ 0 篇;A 0 篇;B+ 0 篇;B 0 篇。
8、XXX,男,汉族,出生于1986年7月,现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博士后。2015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本科、硕士毕业于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道路工程专业。
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参与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
研发基于高精度三维路面图像的自动化路面病害识别技术,研究成果在美国、巴西、南非及中国等多个国家得以应用。
以上成果发表学术论文4篇(第一或通信作者2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1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
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A++ 2 篇;A+ 篇;A 篇;B+ 篇;B 篇。
9、X X,男,汉族,出生于1988年12月,现九州大学(日本)土木工程博士研究生, 预计2017年3月毕业;本科毕业于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土木工程,硕士毕业于九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在日本九州大学通过附着实验和有限元分析,研究碳素纤维加强复合材料格子筋与喷射了聚合物水泥砂浆的混凝土之间的附着特性。
发表学术论文7篇(第一或通讯作者5篇)。
(另外还发表了8 次日本国内会议论文以及 2 篇国际会议论文),同时还有 1 篇国际期刊(ACI Structural Journal)尚在审核当中。
10、XXX,男,汉族,出生于1983年11月,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道路工程博士研究生,2015年8月已毕业。本科、硕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专业。
参与交通部西部科技开发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
发表学术论文14篇(第一或通讯作者8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3篇(SCI与EI论文不重复计算),SCI他人引用7次(国内外同行评价,提供支撑材料)(另有数篇博士阶段核心成果近期投稿到本领域的知名国际期刊上)
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论文: A+ 1 篇。
公示时间:2016年5月30日至2016年6月5日。
对拟聘人选有异议的单位或个人,可在公示期间用真实姓名向单位岗位聘任工作小组以电话、书面形式反映或面谈;恕不接受匿名电话和信件。反映情况须提供真凭实据,单位岗位聘任工作小组或相关单位将严格为反映情况者保密。
投诉、举报和申诉电话:
公司人事:028-87600633
公司分纪委:028-87600611
bevictor伟德 2016年5月30日
来源:bevictor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