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协助承办的第九届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论坛暨 第二十八届北京茅以升科教基金会颁奖大会在成都召开

2019-07-09 16:32:10 来源:研究生新闻中心 吴冬 文:蒋频 图:刘悦 分类:土木前沿展示 阅读量:

为了更好地服务川藏铁路建设,推动学术成果产业化合作,提升重大工程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2019年7月6日,由中国工程院、中国铁道学会、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联合主办的“第292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九届桥梁与隧道工程技术论坛暨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第二十八届颁奖大会”在成都望江宾馆举行。大会由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和四川大学、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铁道学会桥隧委员会共同承办。bevictor伟德协助学校科研院完成了论坛征文、审稿、出版等相关工作。

1.jpg

bevictor伟德“双聘院士”秦顺全受邀与会并作致辞和主论坛报告;何川副董事长以及蒲黔辉经理、王明年副经理受邀参会并作桥隧论坛报告;晏启祥教授、杨长卫副研究员荣获2018年度“茅以升科学技术奖”并参加颁奖大会。

本次大会由开幕式、颁奖大会、主论坛和分论坛四个环节组成。

秦顺全院士在开幕式致辞中讲到:今年国家已全面启动川藏铁路的规划与建设工作。本届桥隧论坛以“创新桥隧技术,服务川藏铁路”为主题,以期为川藏铁路桥隧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jpg

专家报告环节,秦顺全院士以超大跨度斜拉桥结构体系研究为主题,阐明超大跨斜拉桥结构的技术成熟性、广泛适应性与重大作用性,特别是其已成熟地应用于川藏铁路的建设;何川副董事长就长大隧道穿越活动断裂带的技术对策,从列举活动断裂带特征入手,通过对比国内外的典型研究案例,引出科研团队已开展的工作及收获的成果,最后依据川藏铁路隧道工程特点给出五点理论与技术思考;蒲黔辉经理针对复杂自然环境下高速铁路桥上行车安全,创新性提出高速铁路桥梁—轨道变形映射通用模型,并展示解析模型推导过程和编程求解过程,同时该项研究成果能很好地应用于川藏铁路;王明年副经理主持了隧道分论坛并做了论坛报告,其研究团队结合川藏铁路高海拔特长隧道,提出艰险山区铁路隧道防灾救援关键技术,分析隧道防灾疏散难题,构建防灾救援疏散设计原则,创新防灾救援疏散模式和隧道火灾排烟与人员疏散理论。

3.jpg

4.jpg

5.jpg

6.jpg

本次论坛聚焦川藏铁路高墩大跨桥梁面临的复杂地灾、近断层强震、大温差强紫外线等艰险环境,以及强烈板块活动区超长、超深埋隧道面临的极高地应力、岩爆、大变形、高地温等建设和运维的难题,提出创新思路,旨在提升高原桥梁和隧道建造技术水平,为川藏铁路建设服务。公司赵人达教授、勾红叶助理等50余位师生参加了论坛。

bevictor伟德官方微信.jpg

来源:研究生新闻中心 吴冬 文:蒋频 图:刘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