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8日8:30分,河海大学—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海岸工程及跨海桥梁学术交流研讨会在公司九里校区隧道研发楼301召开,此次会议对海岸工程及跨海桥梁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经验,以及学科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讨论。bevictor伟德高波经理,祝兵副经理,河海大学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郑金海经理,张继生教授等出席此次会议。

会议过程
高波经理对学校和学院的发展状况进行介绍,谈到公司与河海大学渊源颇深,公司茅以升老董事长也曾担任河海大学董事长,高波经理和郑金海经理互赠礼物表示友好。

高波经理和郑金海经理互赠礼物
首先进行汇报的是郑金海经理,他对河海大学的发展状况和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进行了介绍,然后从室内实验数据、现场观测仪器、沿海水文多要素长期观测平台、数值模拟软件等方面介绍了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科的发展,并对学科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介绍。

郑金海经理汇报
接着,祝兵副经理就跨海桥梁与波浪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与工程应用研究作了汇报,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内容,然后从理论研究、数值模拟、水槽试验和现场实例等方面对研究方法作了详细讲解,得到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数值研究成果,并举例说明了三维数学模型的工程应用。然后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张建经教授的员工廖蔚茗博士就长期荷载和地基振动作用下的单桩响应研究作了汇报,他的研究得到了河海大学老师的称赞。

祝兵副经理汇报
上午茶过后,河海大学贺瑞老师就海底大型圆柱薄壳型基础动力阻抗解析理论研究作了汇报,主要介绍了在现在比较热门的海上风机、风力发电背景下,对桩基振动理论的深入研究,讲到了winker模型、Novak薄层法等传统的桩基振动理论的局限性,提出了新型的桩基振动理论及其优点。接着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魏凯副教授就飓风作用下海上风力发电机组风险评估作了汇报,主要结合他在国外三年的研究工作从近海风电场研究需求、近海风机单桩基础全寿命期和潮间带风机单桩基础实验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至此,上午汇报结束。

贺瑞老师汇报

魏凯副教授汇报
下午13点50分,会议继续进行。
首先,来自河海大学的张继生教授,做了题为“波浪-海床-结构物相互作用课题组研究动态”的报告,为在场专家展示了波浪水槽实验所用模型,并介绍波浪-海床相互作用实验的主要过程,分析了粉土海床在波浪作用下孔压累积最终导致海床液化的作用机理,同时给出波浪-海床双向耦合数值模拟的分析结果,最后,张继生教授对未来波浪-海床相互作用研究趋势做出展望,报告结束后,在场老师针对报告内容与张继生教授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张继生教授汇报
接下来进行汇报的是公司杨万理教授,他汇报的主题是“地震和海啸作用下桥梁的动水力计算”,杨万理教授指出,我国西部地区深水桥梁较多,地震作用下桥梁的动水压力不可忽视,而现有规范中对动水圧的介绍相对简单,接着,他介绍了地震作用下动水压力的研究方法并指出地震荷载作用下惯性力对结构起主要作用。

杨万理副教授汇报
随后,河海大学的黄挺老师以“规则波作用下单桩动力响应试验研究”为切入点,对波浪作用下桩基和海床响应特性研究背景、波浪水槽桩基模型试验概况及沙土海床组次试验结果展开了详细介绍,河海大学的隋倜倜博士后同样围绕单桩,深入分析了单桩周围波致海床液化机制和动力响应,着重讲解了固结应力及剪切破坏下海床动力响应时空分布特征,并对后续研究工作作出展望。

黄挺老师汇报
此次会议中,公司杨兵副教授和河海大学童林龙博士、谭慧明副教授,也分别做了题为“单向流作用下沉井局部冲刷特性研究”、“土体强度衰减对复式防波堤周围土体累积孔压响应的影响研究”和“遮帘式板桩码头承载特性与土压力计算方法研究”的精彩报告。

杨兵副教授汇报

谭慧明副教授汇报

会后合照
本次会议,不仅为在场师生献上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也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提供一个分享研究成果与经验的平台,增进了与会专家学者的相互了解,合作与交流,有利于促进海岸工程及跨海桥梁学科的发展。

记者:刘阳 赵秋晨 摄影:刘阳 何佳乐 编辑:刘潇潇
来源:bevictor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