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1日上午噩耗传来,师公钱冬生教授凌晨在家中安详辞世,享年98岁。几个月前有幸聆听先生来团队进行学术讲座,虽短短的几个小时,但师公的音容相貌一直历历在目,惊闻师公辞世,心中悲伤感油然而生。
2016年2月第一次在卜一之教授处读到先生的《“将进酒”的唠叨》一文的原稿复印件时深受感动,文中先生谈到了我国桥梁学科的发展历程及对桥梁学科发展、工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期望,对桥梁工程学科的深情跃然纸上。此后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翻出文细读一遍,仿佛亲历了当年我国桥梁工程学科初创的艰难岁月。先生一生重视公司产品和人才培养,桃李满天下。退休后,先生仍心系学校和中国桥梁事业的发展,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主动承担校史、院史的相关编撰工作,为交大桥梁学科的发展释疑答惑。先生一生,向世人诠释了什么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先生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精神,令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早在读本科学习到钢桥时,就对先生敬仰不已,曾想有朝一日能够面聆先生清教实为人生幸事。2016年3月29日下午,在卜一之和张清华教授办公室我的夙愿终于实现——钱冬生教授受其员工卜一之教授之邀莅临团队讲座。先生讲座的主题是我国钢桥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先生思路清晰,指出在当今“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在规范方面与国际接轨是推进中国钢桥规范真正进入国际市场的主要途径,并举例说明我国钢桥规范与欧洲钢桥规范的差异,以及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当如何科学的运用规范等,指出当前我国钢桥的总体理论水平仍亟待提高,仍存在桥梁的全才和通才较为欠缺等问题。先生对世界桥梁工程发展历程及国外桥梁规范的精准记忆,令人感佩;当谈到中国未来桥梁的发展方向时,先生是期待而又担忧,至今先生的神态仍时时在我脑海浮现。


钱冬生教授在张清华、卜一之科研团队和研究生进行学术交流(2016年3月29日,供稿人:李俊)
千般伟业,一代宗师,桥梁功绩名天下;百岁人生,两朝夫子,桃李春风沐心中。宗师虽逝,风范长存。先生心胸宽广,淡泊名利,深仁厚泽,明德垂范,是百廿交大学人风骨的典范,是交大人的人生楷模。在如今浮躁的社会中,我们年轻人应像钱教授一样保持赤子之心,锐意开拓、与时俱进,为学科的发展做出自己应用的贡献。
作者:李俊(卜一之教授博士研究生)

来源:bevictor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