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至10月23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主办、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承办的2016中国隧道与地下工程大会(CTUC)会前培训在公司九里校区网络学院国际会议厅举行。公司隧道系多位教授及200多位国内专家代表参加此次培训。
22日上午8点30分,会前培训在谭忠盛教授的主持下顺利开幕。谭教授强调此次会前培训旨在学习现代隧道工程前沿技术。通过在会上对现代隧道工程前沿技术的了解与学习,逐步将这些前沿技术应用在隧道设计、施工、管理及运营维护的各个方面,不断改进隧道的建设,实现中国隧道引领世界隧道建设潮流的目标。
22日的培训会上,仇文革教授、李秉展教授、谭忠盛教授、洪开荣教高、王明年教授分别就隧道建设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介绍。
上午,公司仇文革教授就隧道的近接施工问题与参会的各个代表进行了深入的分享与学习。仇教授首先引入了近接隧道施工的概念,提出了近接影响程度的判别准则;随后分析了影响近接分区的相关因素;最后举例对隧道近接施工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在会议中场休息时间里,校领导王顺洪书记、徐飞董事长等与参会的交大教师和专家代表进行了合影留念。
然后,公司BIM中心副主任李秉展教授介绍了隧道与地下工程BIM技术在隧道设计、施工及运营维护阶段的使用,分别向与会的代表展示了BIM从1.0到5.0的演变与发展的过程。
下午,会议培训准时召开。谭忠盛教授就城市地下管廊建设的关键技术与参会代表进行了分享。谭教授指出,随着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地下管廊成为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中铁隧道集团洪开荣教高对当前热点问题TBM技术进行了讲解。由于TBM具有掘进速度快、利于环保、综合效益高等优点,在国内隧道的掘进中已有使用。但是,其缺点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例如刀盘的磨损问题等。这就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技术研究。
公司王明年教授介绍了高地应力隧道大变形的机理及控制措施。隧道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开挖,由于围岩压力的大量释放,导致大变形是必然的趋势。通过隧道的监控量测技术对数据进行采集与整理,分析其变形规律,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其变形。
23日的培训会上,苗德海教高、黄明利教授、黄宏伟教授、唐春安教授和谭忠盛教授分别对隧道建设的不同方面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讲解。
首先,苗德海教高对高水压岩溶隧道技术对策进行了讲解,介绍了岩溶的分类与风险分析,提出应按“筑渠疏导、注浆加固、加强支护”的原则进行处理,并介绍了五爪观隧道、马路箐隧道等典型案例。
然后,黄明利教授为参会人员介绍了我国城市地铁设计施工新技术,包括车站预制结构装配技术、预制装配式铺盖法技术和车站区间结构一体化建造技术等。
下午,会议培训准时召开。黄宏伟教授就地铁隧道健康监测与风险评估与参会代表进行了分享。黄教授认为,地铁风险管理仍有不少需要研究的内容,如全寿命风险管理、定量分析等。
接着,唐春安教授向参会人员分享了岩爆分析、监测与预警的一些研究成果。唐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开发的一款数值模拟岩爆的软件,考虑岩石的非均匀性,对整个岩爆过程进行模拟。另外,对岩爆监测预警的可行性与工程实践也进行了分析。
培训结束后,由黄明利教授对本次的培训进行了总结,对参训人员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并且听取了参训人员对培训形式、内容的改进意见。然后给参训人员发放了结业证书,再次对承办单位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表示了最诚挚的感谢。
会前培训丰富的内容让参训人员受益匪浅,这无疑给整个隧道年会开了个好头。希望所有参训人员都能学有所得、满载而归,并祝愿2016年CTUC大会能够在公司顺利进行!
参训人员认真听讲

仇文革教师激情演讲
黄宏伟教授生动演讲

培训老师与参训人员大合照

记者:赵秋晨易志伟刘阳陈铁卫 摄影:杨学奇 编辑:刘阳
来源:bevictor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