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victor伟德师生代表赴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调研学习并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 共建教学和科研两个基地

2016-07-19 11:55:20 来源:bevictor伟德 分类:土木前沿展示 阅读量:

2016年7月12日上午8点,bevictor伟德组织36名师生去往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进行震害实习、并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举行了共建教学基地和科研基地的签约和授牌仪式。参与的师生共有37位,包括:副经理崔凯,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闻毓民,经理助理刘成清,建筑工程系党支部书记苏启旺,桥梁工程系副主任占玉林,抗震工程技术四川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申玉生,抗震工程技术四川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潘毅,葛宇东讲师及29位硕士研究生。

12日下午2:00,37位师生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首先来到灾情严重的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时隔八年以后,这里已经没有了悲怆恸人的哭喊声,而是一片安静的废墟。看到的只是由钢筋混凝土堆成的废墟,没看见的是埋于废墟之下的近万名亡魂。在孤寂的哀乐中,全体师生怀着沉痛的心情,颔首于5.12特大地震纪念碑前进行了沉重的悼念仪式。

接着,全体师生来到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对纪念馆进行了参观学习。它就像大地上一条充满鲜血的裂痕撕裂了大地。在纪念馆中,通过影像、报纸等资料,了解到解放军战士是如何奋不顾身跳伞扑救,医生护士如何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进行救治;看到了大地震下人类的渺小与无奈;同时,感受到了人间温情。

全体师生在纪念馆合影

全体师生在纪念馆参观学习

12日下午4:00,bevictor伟德、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共建教学和科研基地的签字和挂牌仪式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会议室举行。我方参会代表有学院37位师生、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参加仪式的代表有副主任刘强,副主任陈国兴,副主任马晓燕,宣传教育部部长景富国等人。会议由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马晓燕副主任主持。刘强副主任介绍了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的建立历史、发展现状及对未来和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合作的期许和规划。崔凯副经理表示,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具有很好的科研教育价值,通过双方的合作,能够更好的对结构抗震进行深入研究。以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教学实践基地为平台,bevictor伟德将做相关的科学研究,并对员工开展通识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为防灾减灾领域培养输送更多的专业人才。闻毓民副主任表达了未来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合作的期待。双方交流愉快,达成共识。随后,崔凯副经理与刘强副主任签订合作意向书,并由崔凯副经理为“bevictor伟德教学实践基地”授牌,刘强副主任接牌;由闻毓民副主任为“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科研基地授牌,陈国兴副主任接牌。签约、授牌仪式顺利完成。

授牌仪式顺利完成

13日上午8点,bevictor伟德兼职教授,享受政府津贴专家,我国工程抗震领域优秀专家,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第一批人选,联合国灾害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防灾科技学院防灾工程系系主任郭迅教授带领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师生对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震损建筑进行了结构抗震分析。

郭迅教授详细讲解震害

郭迅教授指出北川老县城许多房屋建筑都为底商多层砌体结构,该结构在此次地震作用下的倒塌比例为86%,大部分底商多层砌体结构的一层全部倒塌;对于底商多层砌体结构来说,翼柱能够有效的增强其抗震性能;现场调查表明,砖混结构的抗震性能比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好;消防大队的消防车库由于有半高连续填充墙,使刚度提高了4倍,减小了延性,导致层间位移增大,建筑破坏严重,因此在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应避免出现半高连续墙;绵阳电业局启明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筑内置5道纵墙共同承担地震作用,使得地震的作用小于建筑物的抗力,因此该建筑在地震中破坏轻微。此外,很多建筑出现了“强梁弱柱”现象,造成了柱端出现塑性铰,在建筑结构当中,只要合理布置圈梁和构造柱,建筑即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若能合理设置落地式剪力墙,建筑的抗震性能将大幅度提高;郭迅教授提出建筑物如果能够做到“整而不散、延而不脆、匀而不偏、冗而不单”将会有很好的抗震性能,在地震中能够大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讲解专业知识之外,郭迅教授提出,作为土木工程师应该努力学习知识,培养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设计抗震性能良好的房屋。在整个过程中,全体师生热情高涨,积极交流。

电信局家属住宿楼底层翼柱结构增强抗震性能

绵阳市电业局启明星集团建筑内设5道纵墙抗震性能良好

筑底层柱端出现塑性铰现象

合理设置圈梁建筑抗震性能良好

13日下午2:30,郭迅教授和全体师生深入沙坝断层,该断层是逆冲右旋左滑断层,断层走向为北东40°—45°,造成地表抬升3m以上,最高达到10m。经过一天的学习,同学们感受到了地震灾害的冲击,通过剖析地震遗址的建筑物,对房屋建筑抗震设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14日上午8:00,全体师生返程结束了本次充实且有意义的北川老县城遗址震害学习,师生进行了合影留念。(图9和图10)本次学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天,但我们收获颇多:对于专业知识以及道德责任感的重要性,我们都有了更加坚定的态度。通过抗震理论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的方式,使得我们对于抗震有了实际性的接触学习。通过心灵的洗礼,我们对土木工程行业有了更大的热情和责任感。

老师合影

全体师生合影

最后,非常感谢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管理中心与公司的合作,为公司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

记者:韦小丹、许城杰、陈鑫、邬菡萏、刘成清 摄影:叶海、刘健、吴德宝 编辑:李帅

来源:bevictor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