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大利亚大学胡晓智教授应邀来公司讲学

2016-01-09 22:19:51 来源:bevictor伟德 分类:土木前沿展示 阅读量:

2015年12月31日上午10:00,应岩土工程系邓荣贵教授邀请,西澳大利亚胡晓智教授在岩土中心216办公室做了题为“Fracture Mechanics & its critical role in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的学术报告。此次由研究生院主办,bevictor伟德承办的创源大讲堂系列讲座。邓荣贵教授团队、叶跃忠教授、王玉锁副教授、李福海高级工程师及bevictor伟德各个专业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与会人员热烈欢迎胡老师

邓荣贵老师主持讲座

胡晓智教授的报告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胡教授简要介绍了现行断裂力学中断裂韧度的计算方法,并从断裂力学的基本原理出发指出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较窄、条件较苛刻,而很难准确运用到实际混泥土和岩石的断裂计算。基于此,胡教授介绍了他所领导的团队近期在混凝土和岩石断裂力学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通过大量的三点弯曲试验,他的团队发现岩石和混泥土裂纹扩展是与材料骨料粒径紧密相关的,因此提出了一种考虑骨料粒径计算混泥土和岩石断裂强度的计算方法,与1984年Bazant首先提出并被广泛采用的计算方法相比,胡教授提出的方法第一次引入材料骨料粒径影响、第一次提出stepwise cracking、第一种不含任何经验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且是第一种非线弹性断裂预测型模型。该模型的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具有广阔的前景。第二,胡教授以他自己的科研经历为例子,鼓励青年人要踏踏实实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Leave a space for “1st class university” in your own mind是胡教授对在坐青年科研工作者提出的建议。最后,胡教授简要介绍了其长期从事的其他相关材料方面的断裂研究。包括金属和碳纤维材料粘结界面处理、层状符合材料短纤维增韧等,这些材料和工业在航空航天、道路工程、桥梁工程、钢结构等领域都有广泛的运用前景,近年来受到了西澳大利亚州政府公路局和世界各高校和研究所的关注。

胡老师做演讲

认真聆听中的交大老师与学子

在提问环节大家十分踊跃,来自建材、桥梁和隧洞工程研究方向的年轻教师、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都针对胡教授的报告内容和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出了问题,胡教授都做了详细的回答。

胡老师与出席的老师共同讨论相关问题

胡晓智是西澳大利亚大学机械与化工学院的终身教授。曾任澳大利亚断裂协会主席、西澳华人科学家协会主席及全澳华人学者联合会副主席。曾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NIST)、德国尤里希研究所、悉尼大学、瑞士联邦理工学院(ETH-Zurich)游学与工作。主要研究范围:层状复合材料的短纤维增韧,碳纤维与金属材料的联结,界面处理与粘结,脆性及准脆性材料断裂的尺寸效应模型,焊接金属材料的疲劳,生物陶瓷和牙科复合材料,多孔生物陶瓷涂层,压痕断裂模型,层状材料的接触损伤等。特别要提到的是,由胡教授为主所建立的“Hu-Duan Boundary Effect Modeling ”即“边界效应模型(BEM)”在混凝土、岩石等准脆性材料的断裂机理研究领域在国际上影响越来越大,为准确合理确定混凝土等材料的抗拉强度、断裂韧性等重要参数提供了可行的途径。胡教授发表的文章有200多篇,论文高引用指数(h-index):Google Scholar – 36,Scopus – 30,ISI(Web of Science)- 30。

新闻来源:岩土工程系 编辑:李帅

来源:bevictor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