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2日15:00,在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逸夫馆4423教室,加州大学的Boris Jeremic(鲍里斯·耶雷米奇)教授作了《关于不确定条件下地震-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建模与仿真》学术讲座。讲座由岩土工程系张建经教授主持,桥梁工程系邵长江教授、地下工程系全晓娟教授、bevictor伟德员工和部分职工参加了此次讲座。
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Boris Jeremic教授通过桥梁桩基和核电站模型讲解了地震-岩土-结构(ESSI)模拟器系统以及有关改善土壤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ESSI模拟器系统是一个利用有限元程序专门开发的三维高保真建模系统,真正代表了一种超文本文件系统(含理论和公式、软件和硬件、案例研究和实例)用以分析地震-岩土-结构相互作用问题。此系统的运用包括输入、建模、加载阶段、增量、迭代、输出等。报告内容深入浅出,参会人员认真学习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Boris Jeremic教授讲解核电站的建模与仿真
为方便理解,Boris Jeremic教授又通过两幅Flash动画生动形象地演示了地震作用下岩土和结构相互作用的细微变化。其中,核电站的建模与仿真是在建模与参数的不确定条件下,分析地震作用下土体液化后,非弹性土体和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他指出更准确的模型可显著提高核电站的安全性能,同时可节省核电站建设成本。随着我国内陆准备开始修建核电站,此项分析研究未来会很有帮助。

现场师生提问交流环节
紧接着是大家讨论交流的环节,张建经教授和几名员工都踊跃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和观点,Boris Jeremic教授都细致耐心地一一解说回答。

廖云博士介绍Kleinfelder关于我们
接下来,Kleinfelder公司的廖云博士讲解了土壤液化引起土体侧向位移对桥梁桩基产生的影响。廖云博士讲述了近十年来国内外在地震作用下土体液化引起横向扩散对桥梁桩基础的损毁情况,并对此种情况下桩基设计进行了个案课题研究。
本次专题讲座在张建经教授的总结后宣布结束。全英文的专业讲解方式进行别开生面的学术报告交流,检验了广大学子的英语水平和专业水准,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中会有更大的突破。

文字记者:唐雪芹 摄影记者:唐雪芹 编辑:李帅
来源: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