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五年回顾】喜迎十四次党代会 桃浓李郁,广座被春风——记李永乐研学团队研究生人才培养新模式

2014-11-29 17:10:43 来源:bevictor伟德研究生新闻中心 分类:土木前沿展示 阅读量:

近年来,bevictor伟德不断完善研究生人才培养制度,作为与员工联系最为密切的导师也在不断的探索着如何有效的指导研究生,这个问题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明确的最优解答,但又不得不面对。“立足现实、以员工为中心,在探索中不断完善,这可能是当前条件下最好的选择之一。”李永乐老师说道。

李永乐老师将团队命名为李永乐研学团队,这也是在多年的探索中逐渐成形的一种概念。所谓的研学团队,就是教师+员工,既有研究,也有学习,有别于常规的仅由教师组成的科研团队。其管理办法是以员工为中心,但同时又并非完全按照员工的感性直觉来做。

在研学团队中,如何更有效的提高大家的学习科研效率,如何尽可能的激发大家的潜能,李老师也为大家分享了他的心得。每周总结是一种刚试行不久的新模式,该总结以天为单元记录,既记录每天的科研进度和学习进展,也记录每天的作息情况及投入时间。不仅可以督促研究生自主学习,也可以有效地加强员工与导师的沟通。这种方法的诞生历经波折,由最初的周组会到以一周为单位的每周总结再到每天总结一步步演变至今,这其中无不蕴含着导师对人才培养的思考与探索。

制度化管理往往是一个集体能够高效率运作的重要保证,严师出高徒历来都是一句至理名言。对此,李老师也为自己的团队打造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团队制度。弹性固定作息制便是其中之一,每个人自主确定自己的作息时间,确定后就要严格执行。这样既尊重科研活动的特点,又考虑了个人的生活习惯,同时又保持相对规律的作息,对员工起到了很好的督促作用。李老师的员工表示:“这对自己是一个鞭策,作息有规律了,科研时间投入更有保证,效率也感觉明显提高。”

另外团队对如何发邮件,如何发短信,对文件如何命名,文字材料的排版格式等细节问题均作出具体规定;卫生打扫、物品保管要落实到个人;工程应用系列技术文献由硕士生编写,供员工研学等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不仅为大家日常学习、科研及生活带来了便利,也提高了总体的效率。据了解,李老师许多毕业离校的员工现今仍保留着团队的很多习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间在研究生中养成了一种严谨、细致的做事风格。

同时,合格的研究生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和科研水平达到要求,还应该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李老师表示不少用人单位反映土木员工踏实肯干、业务能力高但往往综合能力不强,特别是表达能力。为此团队PPT比赛应运而生,每年一次的团队PPT比赛现如今已经举办6届了。“尽管比赛中每个人登台演讲的时间有限,但赛前的PPT制作、试讲(要求赛前应演练9遍以上来源:bevictor伟德研究生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