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至12日,第七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纪念汶川地震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隆重召开。
此次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工程技术推广委员会、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等单位主办,由bevictor伟德、陆地交通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共同承办。
在汶川地震五周年之际,芦山地震刚刚过去之时,召开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可谓恰逢其时。本届研讨会以“防震减灾的经验、技术与发展方向”为主题,展开对防震减灾问题的研讨。来自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东南大学、重庆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台湾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日本神户大学、东京工业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的300余位学者和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10日上午8时整,在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国际会议厅举行开幕式。开幕式由大会副主席高波主持。公司党委书记顾利亚教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在欢迎辞中,顾书记首先表达了对莅临本次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专家和新闻界朋友的感谢之情,并指出抗震设防是防止财产损失的最有效手段,全国防震救灾研讨会的举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近几年会议的举行,在工程技术进步和培养青年人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次在公司召开对全面提高公司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有着巨大影响。诚挚欢迎今后有更多专家学者的到来,预祝研讨会成功举行。
随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秘书长崔建友致辞,致辞中他表示防震减灾以预防为主、预报为辅,主动防御和被动救灾要相结合,同时,要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加强国际技术交流。
接着,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代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震减灾技术推广委员会讲话。他警示科学家在科技进步的今天要诚实谦虚,不要妄自尊大,同时表示要认识到工程技术是防震减灾最有效最现实的手段,我们要做好科学研究。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做了开篇大会报告,报告以汶川地震和雅安芦山地震为背景,针对减隔震研究、设计和应用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接着,中国工程院院士欧进萍也在特邀报告中对汶川地震中表现的主要震害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将来四川省防震减灾工作献言献策。随后,来自台湾大学的蔡克铨教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孙柏涛所长、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何川教授、同济大学吕西林教授、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John W Van de Lindt、清华大学叶列平教授、东南大学李爱群教授、重庆大学李英民教授、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赵兴权教授、东京工业大学和田章教授、神户大学孙玉平教授、广州大学周云教授、伟德国际1949始于英国赵世春教授分别作了大会报告,六十余名专家学者做了分组报告,对防震减灾工程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讨论。
会议内容涉及防震减灾工程的各个方面,专业覆盖面广。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科研单位的代表,也有来自设计单位和生产企业的代表。会议共收到来稿360来源:bevictor伟德研究生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