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上午10点,铁道部哈大客运专线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赵世运教授在逸夫馆4522作了题为“严寒地区高速铁路建设技术的若干思路”的报告会。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来自bevictor伟德各专业的老师和员工。
赵世运教授是公司桥77级员工,曾担青藏铁路总工程师,芜湖长江大桥公司的总经理和指挥长,现任铁道部哈大客运专线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近年来,芜湖长江大桥在新技术应用与科技创新上取得了八大成就,许多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些还创造了桥梁工程史上的新纪录。而青藏铁路以其独有的特点:海拔高,速度高,冻土的解决措施技术含量高,地震断裂带多,热棒技术有效,事故率少等,成为中国在“世界屋脊”创造的世界奇迹。这些成就和赵世运教授的努力和付出是分不开的。
会上,赵教授首先对报告的工程概况进行了介绍。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是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工程,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中京哈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目前在最北端的严寒地区设计建设标准最高的一条高速铁路。因此在建设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如何解决低温和冻胀引起的问题。赵教授认为:“我国的高铁建设正处于一个进行深入研究的起步阶段,应着重实现一个从引进,到消化,进而吸收的转变。我国已经在高铁研究中做了大量工作,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工程的需要。”
针对哈大客运专线的建设,他从高铁的几个主要结构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在高寒地区机车车辆的抗防冻问题。动车组在运营中,会有一部分结构管道因为低温而结冰堵塞,影响机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如何设计适合于严寒地区的列车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然后是轨道结构的抗防冻问题。高速铁路大多都是采用的板式无砟轨道,低温时,结构会产生一定冻胀,从而影响轨道的平衡性,如果冻胀量过大,甚至可能导致列车出轨,极大地危及到列车的运行安全。哈大线中采用了CRTSI型板式无砟轨道,如何对传统CA砂浆配方进行改良和优化以满足严寒气候条件下的使用功能是保证轨道结构安全的关键,值得深入研究。
随后,赵教授重点介绍了冻土地带的路基结构抗防冻问题,路基是高速铁路运行舒适性和平稳性的保障。高速铁路路基一般选用特殊填料,填料中的含水量和排水性能对冻胀量的大小起着控制作用,而目前,国内对该领域的研究还十分匮乏,他指出:“机械的照搬规范或者国外经验并不一定能适应于我国特殊条件下的铁路建设,应该对标准进行深入探讨和再认识。”在谈到反复冻胀融沉使路基密实度趋向自然密实度的问题时,赵教授幽默的总结说:“大自然就是这样,怎么待着舒服它就怎么来,因此我们的思路应该更多的从自然规律出发。”
此后,赵教授还就“选线中尽量减少路堑地段以减少排水困难”,“线路中桥梁与隧道的抗防冻问题”做了一些介绍。报告最后,赵教授再次强调我国现正处于高铁发展的重要时期,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各方力量紧密协作,结合现有的病害进行反思,找出对于工程问题认识的偏差,同时,他也向母校表达了自己由衷的期盼,希望交大的师生们能够在今后的高速铁路发展中解决更多的问题,收获丰硕的成果,为祖国的铁路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报告会持续了近两个小时,最后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会后,与会的师生纷纷表示,本次报告的内容均与实际工程密切相关,不仅拓展了视野,更为广大的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科研方向,对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记者:来源:bevictor伟德研究生新闻中心